台灣穆斯林

一般文章

作者:فارس ( 現為國立大學之研究生,關注伊斯蘭復興運動,對穆民的負擔來自一半的穆斯林血統,渴望由福音帶出的和平。)



關於台灣穆斯林的發展與變遷,大致分為三個階段:



第一階段為明鄭至日治時期,此階段僅有關於穆斯林活動的零星記錄。民國三十四年則為第二階段;光復後大量的漢語穆斯林移入,構成台灣穆斯林群體的主體。第三階段則為解嚴後的轉變,與外國穆斯林的大量移入,使台灣之穆斯林進入多元化的發展。



在民國政府遷台以前,並沒有穆斯林群體的直接記載,然透過族譜、田野等考證,可追溯出在明、清時期,曾有泉州等地的穆斯林來台發展。但在以漢人宗教、傳統為主的環境中,這批穆斯林未能維繫其信仰文化,而是逐漸消融於漢人社會中。因此到清代、日治時期的官方文件、調查報告,或傳教士檔案中,皆不得見有穆斯林的記錄。



欲理解光復後的台灣穆斯林,必須先回顧中國伊斯蘭的發展。清朝時期的穆斯林社群,在清朝政府的壓迫與內部的動亂下日漸衰微。至民國時期,隨著現代化、新文化、民主與民族思潮的興盛,與當時伊斯蘭世界復興思潮的引入,穆斯林社群於是在出版、教育與社會組織等層面,形成覺醒運動。在此過程中,穆斯林社群始終朝著「興教」與「愛國」兩個歧異的方向努力,然抗日戰爭爆發後,國民政府開始接管、收編穆斯林社群所籌組的社團、學校。其後忠黨愛國遂成為穆斯林群體的第一要務,政府遷台後也展現於戒嚴時期下的台灣穆斯林。



至民國三十八年,大量的穆斯林隨著國民政府來台,其中多為軍人與其眷屬,另也有黨政高層與宗教人士等。此外,已成立於大陸地區的回教組織也隨之來台,其中以成立於抗日背景的中國回教協會(後稱回協)為代表,回協雖為非政府組織,卻與國民政府保持緊密關係,並作為穆斯林對內、對外的代表組織。回協來台後,除推動清真寺、公墓等建設,與教育、朝覲等教務工作,同時在政治與外交上,也肩負起連結中東國家、反共抗俄的角色。



隨著國民政府遷台的穆斯林,依著階層與職業,分散於台北、台中、高雄等城市中,未能形成緊密的社群,使其難以沿續伊斯蘭的宗教傳統,因而逐漸凋零與衰微。至民國五○、六○年代,另有泰國、緬甸的雲南裔穆斯林遷台,特殊的文化與信仰認同,反而促使其在中壢、中和等地凝聚成較集中的穆斯林社群。在此背景下各地的清真寺也一一設立,首先為台北大清真寺,其後陸續有台北文化、高雄、台中、龍崗與台南等清真寺。



自民國七十六年解嚴後,穆斯林群體得以自主發展,然也面臨失去政府的資助、耆老凋零等情況。



第三階段的發展,主要展現於兩岸間的探親、文化與學術等交流與合作。此外,台灣穆斯林的宗教禮俗、教育等,也逐漸跳脫中國回教之傳統,轉而效法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伊斯蘭世界。



八○年代後,政府逐步開放外籍勞工、技術人員與學生的進入,使外國穆斯林得以持續增長。其中以印尼穆斯林為最大宗,另也有土耳其、巴基斯坦等國的穆斯林。外國穆斯林多以移工、看護或學生各類身份來台,移工、看護在台灣社會多為弱勢群體,因而常有虐待、剝削、歧視等事件發生。近年來則在政府與民間團體的重視下,其權益與社會風氣已有一定程度的改善。此外在移工與相關組織的推動下,為滿足其需求,另相繼設立大園、東港、南方澳與花蓮等清真寺。



隨著伊斯蘭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,政府也積極推動商業、文化、觀光與教育等層面的交流、合作,進而使穆斯林群體在台灣的能見度、影響力逐步增強。



回顧台灣穆斯林的發展歷程,自明鄭以降,來到台灣的穆斯林皆在所處的環境中逐漸消融,因而三百多年來的歷史,有賴一批批穆斯林的移入,方得以接續。如今,一面是漢語穆斯林群體的衰微,一面是外國穆斯林的移入與發展,既補上此空缺,也形塑出多元化、國際化的台灣穆斯林社群。